ADVANCED TECHNOLOGY

心血管影像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三)

2018/10/25

 

 

  心血管影像技术作为心脏病学科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是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并指导和优化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2]。我国的心血管影像技术从无到有,从早期单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应用于临床,发展到目前不断创新并代表世界先进水平。心血管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我国心血管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心脏磁共振

  

  20世纪80年代初,磁共振成像以其高对比分辨率和无放射性的独特优势,迅速应用于临床,90年代初开始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并得到快速发展。作为无创性技术,磁共振的优势包括优良的组织对比分辨率、无需使用含碘对比剂即可显示心脏和大血管的内腔和管壁结构等。心脏磁共振已成为现代心血管影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5]。

  

  心脏磁共振的早期应用主要是以了解心脏大血管形态学为主,中期则形态与功能学研究并重,兼顾心肌灌注,同时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取得重要进展,而近年来心脏磁共振进入快速全面发展阶段,对形态、功能及灌注进行综合检测和评价[26]。

  

  冠心病心肌灌注、存活心肌的检测及冠状动脉MRA是近年心血管磁共振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检测急、慢性心肌缺血性损伤方面,心脏电影扫描观察室壁运动,心肌首过灌注可显示毛细血管水平心肌血流状态,延迟增强扫描可预测存活心肌及心功能恢复,药物负荷及灌注成像有助于早期发现隐匿性冠心病并检测心肌血流储备[27]。其他显示心肌损伤的新型心脏磁共振检查技术包括血氧水平依赖成像、钠和钾离子成像、心肌磁共振波谱成像及坏死特异性对比剂成像等,均处于研究阶段,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将心肌损伤的磁共振评价提高到新的水平。冠状动脉MRA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近年应用3D导航回波技术抑制呼吸运动和(或)对比增强,可清晰显示冠状动脉主支的近中段,但由于信噪比及空间分辨率偏低,冠状动脉MRA仍处于研究和临床开发阶段[28]。此外,目前正在研制的导管内线圈主要用于介入磁共振研究。动物实验显示,将导管内线圈置于粥样斑块附近可清晰显示斑块,并可进行磁共振波谱分析,测量斑块内脂质含量,有助于鉴别斑块的稳定性,对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29]。

  

  除了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心脏磁共振在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以及瓣膜病方面也得到了快速进展。通过显示心肌壁及室间隔厚度、信号变化、心肌顺应性及室壁运动,提高对心肌炎、心肌病及心包疾病的诊断;通过显示心脏大血管及房室解剖位置关系,协助诊断各种先天性心脏病,尤其是复杂畸形,减少反复造影的损伤,可部分取代造影检查[30,31]。

  

  在不久的将来,心脏磁共振将成为评价心脏形态、功能、灌注及代谢的综合性影像手段,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从宏观、大体成像向微观、分子成像水平迈进[32]。(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作者葛均波 戴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