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D TECHNOLOGY

心血管影像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一)

2018/10/25


 

  心血管影像技术作为心脏病学科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是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并指导和优化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2]。我国的心血管影像技术从无到有,从早期单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应用于临床,发展到目前不断创新并代表世界先进水平。心血管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我国心血管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近10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现代心脏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仪器的更新,检查手段的完善和经验的积累,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超声心动图可直接观察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态和结构,定量测定与此相关的血液动力学指标,并评价心功能,是目前心血管常规诊断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亦是术前、术中观察和术后评价的可靠方法[3,4]。

  

  我国自1962年开始进行M型超声心动图研究,是国际上最早开展的国家之一,曾作出过较大贡献。20世纪70年代,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出现使诊断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广泛应用使超声心动图诊断从定性发展到定量的阶段。目前M型、二维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已成为常规应用手段。近年来,声学造影、经食管超声、术中超声、血管及心腔内超声、负荷超声、组织定征和三维重建等的开展,为超声心动图这门年轻的学科开拓了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前景。

  

  M型超声系采用一维声束探测心脏和大血管的各层结构,采用慢扫技术将各层回声反射随时间展开,构成时间-运动曲线。在同步心电图标志下用以分析心壁厚度、腔室内径、运动幅度和速度、斜率及瓣膜等高速运动轨迹。二维超声心动图在M型超声心动图基础上发展起来,可空间显示心脏和大血管不同方位的断层结构、毗邻关系及动态变化,是心脏超声的核心手段。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在二维超声图像的引导下,对多种心血管疾病的血液动力学作出定量判断和分析,故可进行瓣膜狭窄病变压力阶差和瓣口面积、反流程度和分流量、心脏和大血管压力、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测量等,尤其对瓣膜心脏病和先天性心脏病更有重要的诊断价值[5]。

  

  声学造影是在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基础上,外加超声对比剂显示血液在心内流经途径的方法,较二维超声心动图可以进一步直观了解先天性心脏病心内分流及反流的情况[6]。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将超声探头置入食管内,从心脏的后方向前近距离探查其深部结构,可避免肥胖、肺气肿和胸廓畸形等对经胸超声心动图的影响,并可提高图像质量及分辨率,更加准确地诊断心脏细小及疑难病变,从而更好地治疗和防止并发症,并成为方便和安全的术中监测手段[7]。

  

  近年来,随着超声心动图空间和时间分析率的不断提高,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和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得到了快速发展。其通过再现心脏的空间立体结构,可在传统超声心动图之外提供更多独特以及更为丰富的信息,在结构性心脏病和心肌病的诊断评估方面有独到的优势[8,9],对于心脏短轴特殊结构、房室瓣评价、心室流出道异常狭窄、瓣膜脱垂的精准定位和左心室收缩机械同步性的评估方面有重要价值。(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作者葛均波 戴宇翔